曾有一段時期,我誤以為「不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司機」是某西洋大師的名言,甚至想把它寫進作文中。直到後來在郭德綱的相聲裡再次聽到這句話才恍然大悟。
如今這個時代,這樣的話倒也沒什麼不妥當。特別是對遊戲業界來說,設計師從幕後走到台前「整活」,已成為一種拉近與玩家距離、推廣作品的有效手法。
隨著國內單機遊戲市場逐漸被看好,玩家圈層迅速擴大,在這種背景下,有越來越多的國外廠商開始採用特別的方式來吸引中國玩家。比如請中國網友為新作起名、或讓知名設計師參與中文社群活動。
從這點來看,近年來國外遊戲公司對國內市場的重視不言而喻。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得不提的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小高和剛。
當他選擇以傳統方式來中國推廣《百日戰紀》時,恐怕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會與中文網際網路結下如此深厚的緣分。
你是誰?請支持《終天教團》!
從各種魔改版的舉牌梗圖、玩梗表情包,到線上線下的各類活動,你總能在這些地方找到小高活躍的身影和他那一貫的宣傳口號——「請支持百日戰紀」。
坦白說,小高的這種行銷手法有點像電視時代的洗腦廣告。然而令人大感意外的是,人們似乎並不討厭,甚至有時還會覺得上頭。或許是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在小高和他的團隊身上總能感受到一種與遊戲設計師身份不同的親切感。
面對粉絲的請求,不論內容是否與遊戲相關,小高一般都能一一應對;而在中國高考期間,他甚至會以特殊方式默默祝福考生。
在這個日本人身上,你總能感受到一股在數位時代難得的坦率和認真。無論是與中國網友進行雙向翻譯,還是對過去作品提供後續支援,都能看出這份誠意。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遊戲設計方面,這種誠摯的態度同樣體現在小高的創作過程中。ADV(文字冒險類)遊戲通常面向的是特定的小眾玩家群體,其銷售情況往往在初期會呈現出較大的波動。
然而,隨著小高團隊的作品不斷推出,他們總能從傳統框架中尋找出新的創意。無論是《彈丸論破》的快速推理與黑色幽默,還是《百日戰紀》龐雜的劇情分支和多達100個結局,《終天教團》同樣展示出獨特的魅力。
《終天教團》繼承了小高特有的開端風格:信奉滅世思想的「終天教」教祖離奇遇害,在神之力幫助下死而復生。玩家扮演的教祖需要在失去記憶的情況下,逐一調查五位嫌疑人的背後真相。
有趣的是,這五條線路分別對應著不同的遊戲風格和玩法。比如司法部線提供了《逆轉裁判》式的推理體驗;科技部則呈現出多視角的文本小說形式;而教育部線則是與三位性格各異的女孩進行一段奇特的戀愛冒險。
圖註:當然官方對這條線程也有描述,稱其為「戀愛冒險遊戲(?)」
儘管每條劇情線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內容,但最終目標都指向尋找真凶的核心謎題。《終天教團》並沒有設定固定的遊玩順序,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攻略方式。
此外,《終天教團》的製作班底也非常強大。知名文字AVG遊戲設計師中澤工同樣深度參與了本作創作。不過,或許是受到小高的影響,他也開始舉牌推銷《終天教團》。
在中文網際網路的走紅背後,除了機遇和運氣之外,我想大概也源自於小高那份過於「樸實」的真摯。在《百日戰紀》藝術集中,他曾寫下這樣的話語:「這款遊戲凝聚了我們多年的心血,傾注了無數的努力、熱情、創意甚至怨念。」
從半路轉行踏入遊戲界,到《彈丸論破》的驚喜成功;再從開發原創IP時的困境,到異國推廣中的熱烈反響。小高與團隊走過的每一步都似乎在情理之中。
他們對文字遊戲這條相對狹窄的道路堅持不懈,以破釜沉舟的心態進行宣傳工作,讓人不禁聯想到他們筆下角色身上那種「中二」而又令人心潮澎湃的氣質。
能做出影響一些人的作品,已經是一件很足夠的事情了。在這個時代能夠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種別樣的浪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