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 Switch 2 游戲卡標準與性能揭秘:eMMC vs 私有協議

任天堂專利觀察站(Nintendo Patents Watch)於社交平台上公佈了最新發現:

「我在Switch 2的遊戲卡專利中注意到一些細節,但為了確認其真實性,我與相關人士進行了交流,結果如下:

·第二代遊戲卡(Game Card 2)採用eMMC標準來與系統級晶片(SoC)通訊。

·該卡的最大數據傳輸率為400MB/s,遵循eMMC規範。

·第一代遊戲卡(GC 1)則使用私有協議。

·主機內建轉換器,將數據從私有協議轉換為eMMC訊號再傳遞給SoC。

·相較於私有協議,eMMC標準更快且更省電。

>以上信息與先前用戶速度測試結果一致:Switch 2的內部儲存(UFS 3.1)速度快於microSD Express卡及GC 2和GC 1。

>這也意味著,如果某遊戲所需的數據傳輸速率超過400MB/s,則無法使用第二代遊戲卡,而必須下載到主機的內部儲存或microSD Express卡上。

>然而這種情況應該非常罕見,《賽博朋克2077》就成功地在第二代遊戲卡上運行良好。」

這些發現意味著什麼?

PlayStation 5和Xbox Series X|S均採用了SSD作為內部儲存,兩款主機的許多光碟版遊戲實際上是安裝盤,目的是將遊戲裝載到SSD中。這是因為目前光驅讀取數據的速度已經慢於在 SSD 上運行遊戲的速度。

若此資訊正確,任天堂也面臨類似挑戰。Switch 2的遊戲卡性能無法與內部儲存相媲美,這為我們對該主機的所有猜測增添了一個複雜因素。

如果這些信息是真實的,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1. 此舉或可解釋為什麼改用了Micro SD Express卡(而不是普通的Micro SD):因為Micro SD Express基於PCIe 3.0 NVMe接口運行,速度更接近SSD。

2. 同樣也可能是虛擬遊戲卡項目存在的原因:該計劃似乎旨在幫助玩家管理數位版遊戲,但他們顯然預見到玩家仍然希望將部分遊戲安裝在主機的內部儲存中。

3. 最重要的是,這或能解釋為何推出遊戲密鑰卡:任天堂早已得知第三方廠商可能會對Switch 2的遊戲卡性能表現感到不滿。通過使用遊戲密鑰卡,他們可在零售渠道銷售遊戲(實體卡),同時確保這些遊戲在主機上獲得最佳運行效果。

當然,這也為圍繞實體遊戲及遊戲所有權的討論製造了一個新的難題:如果實體卡無法提供最佳運行效果,玩家還會希望以卡片形式收集全部遊戲嗎?

這似乎是需要Switch 2社群共同探討的問題。不過,對於Switch 2的用戶來說,全面了解這一情況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