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三国》張遼武將圖鑑:從邊塞將軍到東吳克星的傳奇一生

張遼是三國前期少見跨界多軍閥的頂級武將,以其卓越軍事謀略和忠義品格廣受推崇。在合肥之戰中,張遼確立了「東吴克星」的美譽,成為曹魏邊防的重要支柱。他的形象融合了真實戰績與文學創作,是勇猛和智慧的象徵。以下為《問鼎三国》張遼武將圖鑑專頁!

郭嘉

《問鼎三国》張遼武將圖鑑

技能:登峰造極

技能:先鋒突襲

張遼(西元169年-西元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是三國時期曹魏的著名將領。他以實力過人的戰術思維和英勇善戰聞名,並被列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他 초기經歷過多個統治者麾下,後於公元199年投靠曹操麾下,成為關鍵軍事人物。

基本背景

辦公室出身:張遼出身邊境軍營世家,自小習武,精通馬術和射箭,能很快掌握北原遊牧民的作戰方式。

開始事跡:

先跟隨丁原、呂布作戰,後在呂布敗亡後歸順曹操。曹操曾讚譽他:「這人可比作古代的召虎。」

主要事蹟

1. 合肥之戰(西元215年)

背景:孫權趁著曹操攻打漢中之際,率領十萬大軍進攻合肥城。

少數對多數:張遼奉命守城,率領精銳部隊八百人突襲東吳營地,擊殺多名敵軍幹部,直逼孫權的指揮所。在張遼率軍追擊之下,東吳軍隊遭受重大打擊,被迫撤退。此役證明了張遼在極少數部隊情況下的勝利能力。

威震江南:這場勝利讓東南地區聞名張遼者皆心生恐懼。據說連嬰兒夜間哭鬧,聽到張遼將到,也會立即止啼。

2. 攻打烏桓(西元207年)

助助推翻魏國統治者曹操平定北方部落頭目烏桓部落,於白狼山之戰中射殺烏桓酋長蹋頓,鞏固了北方邊境安全。

3. 漢中圍城戰(西元219年)

跟隨曹操南征荊州,與徐晃聯合作戰包圍樊城,在襄陽擊退關羽,成功守住城池。

4. 暨末的防禦任務

曹丕登基後,張遼被任命為前將軍、大司馬,駐守合肥一帶,多次擊退東吳的侵擾作戰。打擊力度依然可觀。

西元222年在江都去世,追封為「剛侯」,表彰他的貢獻。

對張遼的評價

《三國志》記載:陳壽形容其「擁有謀劃機敏和勇氣,善於估估量判讀形勢隨機應變」,並將他與其他二十四位著名將領並列。

軍事素養:擅長騎兵猛衝術與城牆固防術,能善用奇襲與心靈震動戰術術。

忠誠品德:儘管張遼一直是呂布部下,但在歸順曹營後,他對曹操父子忠心耿耿,獲得了極大信賴。

傳說故事

1. 合肥大捷:此戰被後世譽為「三國防禦作戰的巔峰成就」。

2. 震驚逍遙津:合肥的逍遙津一帶還有張遼與孫權交戰的遺跡,可供後人憑吊。

3. 病床上的威風:晚年雖然身染沉病、但東吳軍隊都很忌憚他的威名,不敢輕舉妄動,甚至稱:「張遼仍健在時,我們都高枕無憂不得安眠。」

遊戲形象 vs 歷史形象差異

正史記載中,張遼與樂進、李典一齊防守合肥城,非單人作戰之姿;但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被虛構為個人勇武與智慧兼具的英雄人物。雖為事實失真,但周瑞中塑造張遼為兼具「謀勇雙全」的優秀代表。

以上是《問鼎三国》對張遼武將的介紹和技能設計解析,想看更多《問鼎三国》精要攻略嗎?請點擊追蹤3DM手機遊戲網,我們將持續更新最新遊戲資訊!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行為,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立即處理。